赵德胜是明初时期的一个杰出将领,他与朱元璋是同乡,均来自濠州,现今的安徽凤阳。在他早期的经历中,赵德胜曾加入元朝的一支义兵,身材魁梧,臂力非凡,作战非常勇猛,尤其擅长骑马挥舞长枪,因此他得了一个外号,大家称他为“黑赵岁”。
到了元至正十二年,江淮地区动荡不安,赵德胜被任命为义兵的队长,隶属于元朝将领王忙哥的指挥之下。他当时年方二十八,正值壮年,充满了英气和斗志。他深刻地认识到,腐朽的元王朝已经难以复兴。随着朱元璋在至正十三年成功攻克滁阳,赵德胜的母亲也落入了朱元璋的手中。借此机会,他毅然果断地抛下了自己的妻子,投诚于朱元璋,并被任命为前线的先锋。随后,他随大军攻克了铁佛冈、三汊河、张家寨、全椒和后河等多个寨子。
在元至正十四年,赵德胜在支援六合的战斗中不幸被流矢射中,受伤严重,险些丧命。但他年轻力壮,凭着顽强的意志从死神的边缘步履归来。一年之后,赵德胜重新加入战斗,参与了鸡笼山和乌江的战役,攻下和州、含山等地,还对陈野先的营地进行了夜袭,因其显著的战绩被提升为总管府先锋。此后,他随朱元璋参与了渡江战役,先后攻克了太平、芜湖、句容、溧水和溧阳等重要城镇,尤其是在集庆的血战中,赵德胜的表现尤为出色,被视为战功卓越的优秀将领。
展开剩余60%在往后的岁月里,赵德胜时而跟随徐达攻克镇江,成功击溃了苗军的水寨;时而跟随邓愈攻下广德,摧毁了张士诚的水寨;又时常助赵继祖攻取江阴等地,诸多胜利使他迅速晋升为怀远大将军和中翼左副元帅。在元至正二十二年,赵德胜随军收复南昌,朱元璋任命他为江南行枢密院事,负责协助朱文正与邓愈共同守卫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。
次年,陈友谅在龙湾之战后心有不甘,调集数百艘高大的楼船,亲自领兵六十万,急奔南昌,势不可挡。朱文正、邓愈和赵德胜等将领顽强守卫,抗击八十余天,最终等到了朱元璋的援军,才破围而出。赵德胜所率部队主要负责宫步、士步和桥步三道防线。当敌军对宫步、士步猛烈进攻时,赵德胜不顾艰险,坚守城垒,逆战而出,成功射杀敌方大将,打击了敌军士气。
然而,激战不久后,赵德胜不幸被敌军的弩箭射中腰部,箭头深入体内六寸之深。他忍受着剧痛,将箭拔出,深知命不久矣,不禁感慨:“自壮年征战以来,身受伤势无数,然而从未如此严重。大丈夫,死去就死去,只惋惜未能亲眼见到中原肆意平定的那一刻。”不幸的是,赵德胜在重伤中离世,朱元璋为了表彰他的英勇和忠诚,追封他为梁国公,赠予荣禄大夫的称号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诚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