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亚樵输就输在自信,他的事业源于自信,最后也为自信反噬。
有“暗杀王”之称的王亚樵,崇尚“五步流血”,以暗杀手段除暴安良、救国救民。
那些封建余孽、贪官污吏、军政要员、汉奸特务,均列入他的暗杀名单。
蒋介石、宋子文、汪精卫,在他的枪下捡回一条老命,老蒋为此恨得牙痒痒。
侵华日军总司令大将白川义则,被炸翻一命呜呼;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,直接炸飞一条腿。
他行踪飘忽,神出鬼没,合肥、上海、南京、武汉、福州、香港、南宁,一路杀得痛快淋漓。
然而,正如《淮南子》所言的:“善游者溺”。对自己暗杀和反暗杀的实力,王亚樵过于自信而疏忽大意。
军统头子戴笠,终于抓住机会,在广西梧州反杀了王亚樵。
中国“暗杀王”,溺亡在自己最擅长的暗杀之“水”里,再无上岸的可能。
展开剩余67%不禁想起了《伊索寓言》里的“独眼鹿”的故事。
一头鹿,瞎了一只眼,为了确保安全,经常是尽量靠近海边去吃草。
这条鹿,把好的一只眼看着陆地,这样一来,猎人猎狗到来,它可以立即看到;瞎的那一只眼,就对着大海,因为危险不会从海上来。
一天,有人乘船经过海边,发现了鹿,一箭射杀了它。
鹿临死前叹道:我那么小心地提防着陆地,结果最危险的,却是我原以为最安全的大海。
都说最危险的地方才最安全。
因为危险,精神才会高度紧张,稍有风吹草动,神经就会立即拧紧。
最安全的地方,往往是危险的高发地。
所谓危险,不在事态危急的高和低,而是在于精神的张与弛。
攀登大树的时候,因为知道越高就越危险,心里有了万全准备,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不敢有丝毫的疏忽。
攀爬小树,往往使人失去戒备,松懈大意,所以就有“能攀百丈木,难登一丈松”的说法。
能攀爬高达百丈大树的人,爬一丈的小树,那是充满绝对自信;然而,这个人,偏偏就在小树上失足跌落。
“河中淹死会水的,大雁啄瞎射雁的。”
中国民间智慧认为,这种阴沟里翻船,事出太过自信而掉以轻心,终于被自信自大所反噬,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王亚樵、独眼鹿,淹死河中的会水人,都输在这一点。
习惯性的自信,招致疏忽大意,意外就在漫不经心中发生了。大多数的意外,都是这样来的。
“小心驶得万年船”,处处小心,任何时候都不为过。
发布于:福建省诚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